设备简介• 大缸尺寸:250X90X70cm
• 小缸尺寸:180X45X60cm • 蛋分型号: Euro-reef RC500 • 造流: MP40x4 & MP60 x3 • 过滤器: 活性炭 • 滴定:GHL • RO机: BRS 300 GPD • 加热棒: 300W 3根(主缸2根,底缸1根) • 自动喂食器: Rena添加1mm的颗粒 • 海盐: Reefers Best 2012年春季我把缸内循环关掉,把里面那个泵拿出来后,换上3个MP60,那叫一个安静啊!后来发现一个MP60就相当于以前整个内循环的流量,而且撤掉那个大泵后温度也降了3华氏度下来!最意想不到的是那时候我的水冷竟然坏了,但是因为我的缸在地下室非常阴凉,到现在我都没有再装水冷!(忘记说了我所在的城市常年凉爽) 灯光配置主缸灯光:
横向前端: Phoenix DE MH 14K 250W 卤素灯X 4 Radion LED X 1 横向后端:120cmT5 X 12 前后纵向:Reefbrite 全蓝 LED 补光灯 X3 小缸灯光: 60cm LED 灯 x3 底缸灯光: Phoenix DE MH 14K 250W 卤素灯 X 2 灯光设置●8:00 AM - 12:00 AM Reefbrite (3WX18) X 3组 LED灯带(1WX12) X 1组
●9:30 AM - 11:00 PM T5 荧光蓝和斐济紫 X 4管 ●1:00 - 1:20 PM 开始所有的灯具开始全开一直9:00 - 9:15 PM. T5和Radion LED在1:00PM开启。 卤素灯是先两边再中间逐渐亮起来,晚上再从两边往中间暗起来,中间位置的金卤灯会多开15分钟,这种模拟日升日落的效果无论是对珊瑚生长还是观赏都非常完美~9:00PM前T5和LED灯功率全开,到10:30PM之后只剩下LED月光灯。混合光源很大程度上平衡了生物所需,卤素可以保证生长同时T5有助于发色。 水质参数我努力让各种参数保持稳定,因为珊瑚的不断生长对水质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我们就不断需要调整!无论何时我都以自然海水中的参数作为标准!
日常参数• 盐度: 1.026
• Ca: 420 ppm • KH: 7-7.5 dKH • Mg: 1350 • pH: 7.9 -8.3 • 日温: 25-27℃ • 夜温: 23-25℃ 日常维护2015年2月我开始返璞归真,重新启动藻缸来消耗营养盐,因为我的缸并不是ULNS (Ultra Low Nutrient System) 终极无营养盐系统。为此我把底缸螃蟹都抓光了,因为它们之前把我的藻类啃个精光!新的藻缸只有两种藻类:硬毛藻和羽毛藻。为了防止“合体”,我将他们放在各自的“网箱”。我还特地加入了造流,为了让他们最大程度地舒展性生长,而不是抱作一团拼命繁殖。我觉得藻缸可以吸收磷酸盐,每次藻类茂盛生长的同时珊瑚的颜色也会好很多!由于这种“网箱”跟底缸齐宽,所以很大程度上也阻碍了底缸的水流,这两面“藻墙”像一把筛板帮我过滤杂质,所以每当换水时候我把“网箱”捞出来,看到冲下来密密麻麻的碎屑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我使用滴定来添加Fauna Marin的 Ca,KH,和“Color Elements”(每周一次)。“Color Elements”可以帮助均衡微量元素促进发色(我发现它可以促进个别SPS出毛)。现在我的珊瑚出毛状态都非常好,很多人说是不是我用了什么东西…我认为这是珊瑚本身基因决定的,适当的微量元素补充只是起促进作用罢了! 关于日常维护• KZ “sponge power” 1-2次/周
• 每周换水180L • 每两周搅一次底缸,让碎屑随泵进入主缸作为食物提供给珊瑚(这个真的很奇葩) • 必要时清洁蛋分 • 每两周测试水中 • 长期的水质对比测试以及灯光的更换记录等等 • 每年换一次卤素灯 • 每6-8个月换一次T5 • 及时更换滤袋 • 每周换一次活性炭 • 修剪断肢 • 检查补水缸和自动喂食器 • 隔天擦一次鱼缸 • 更换RO机滤芯和透膜 • 冲洗“网箱”中的藻类 鱼类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