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9194
- 精华
- 0
- 帖子
- 186
- 最后登录
- 2018-6-4
- 注册时间
- 2015-10-20
海 水 秀 才
铭 鱼
- 龙币
- 1397
兑换福利
|
提到水族箱,不管你是养鱼还是养草又或者是养珊瑚,免不了触及过滤这个概念,从最简单的上滤盒到最复杂的柏林系统,都不得不接触形形色色的过滤设备,种类众多,品种繁复。那么什么是过滤呢?您又了解多少关于循环的本质?且听我娓娓道来。
所谓过滤,就是利用一个或者多个设备,将水族箱内的水不断过滤、循环再利用的过程。相关的原理和各设备的功用,已经老生常谈,没有必要再浪费笔墨。我要说的是,为什么同一个缸,同一套设备,不同的人却会养出不同的效果。究竟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其本质到底在哪里?下面进入正题。
%以下内容非常重要,很可能从来都没有人和你说过!%
先出一个思考题,我们使用的主缸灯属于什么设备?希望各位带着这个问题阅读剩下的文字。
下面将要引出核心之中的核心——循环铁三角。
铁三角由三个要素构成,光合作用、化氮作用和元素作用。
%我尽量使用通俗的文字来表达这一复杂的原理,尽可能照顾一些玩家的接受能力,但是毕竟要阐述的事实极其复杂,照顾不到的也请见谅。%
究其根本,水族箱是一个外源性营养封闭系统,无论你怎么控制,水族箱内的生物都需要来自箱外的氮源维持生命。即便你彻底封闭水族箱,杜绝一切氮源进入,水族箱内的生物依然会通过新陈代谢和生老病死不断的排放氮源。由此我们可以明确,过滤系统的本质,就是氮源的完整循环过程。那么化氮作用就是铁三角的第一基础。
化氮作用包括了异养作用,厌氧作用和好氧作用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大量的细菌协同,将复杂的大分子有机链打断、重组,形成最终产物no3,完成氮源循环的第一步骤。有了化氮作用作为基础,水族箱内就如同拥有了一个产量稳定的no3工厂,它时刻不停的在进行工作,决定产能的是氮源的供给,也就是说,你丢一粒饲料,它就能给你转化成一粒等量的no3,如果你丢一把饲料,它也能给你转化出一把等量的no3。那么问题来了,当丢了很多把饲料后,怎么办?水不能一直这么肥下去,总有一天一缸水会被加工成一缸no3,形成盲管效应。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然而大可不必担心,大自然亿万年的进化已经为我们找到了出路。光合作用的介入彻底的解决了氮循环的盲管问题。
光合作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地球生命进化的初期,当时的地球形同炼狱,空气中满是火山喷发带来的酸性气体,海洋中充满了以各种化学元素为能量来源的细菌,各种细菌之间也展开了极其惨烈的种群竞争。当几亿年之后,细菌间的冲突已经升级到临界边缘,整个地球的营养链断裂,细菌们耗尽了氮基营养源,大量的灭绝。就在这个时候,有一种细菌发展出了利用阳光和化学酶通过吸收no3产生能量的营养模式,它们另辟蹊径的存活了下来,并越来越多的发展壮大,这就是最初的光合作用。
相信说到这里,大家已经明白了光合作用和化氮作用的关系,光合作用是大自然对氮循环链的有效补充,光合作用的出现打通了氮循环链,并将化氮反应的最终产物no3进一步分解和重组,一部分以气体的形态排出水体,而绝大部分被细菌利用,形成了大分子链有机物,重新参与到氮基循环里,成为新的原料。而后发生的事情,就一直发展到了今天,我们现在熟悉的植物和动物,都得益于这一场革命性的突变。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我们的水族箱为什么没有变成一缸no3。那么回到前面的那条思考题,主缸灯到底属于什么设备?好的,让我们继续。
但是无论是化氮作用还是光合作用,它们的主导者实际都是极其原始的细菌。前文也阐述了光合作用的本源就是化氮作用,虽然它们已经在营养基础和获取模式上分道扬镳,但它们还是同宗同源的亲兄弟,它们都是生命浓汤时期留存下来的佼佼者,依然需要其它元素的介入参与。如果说氮循环链是由化氮作用和光合作用共同达成的话,那么元素的参与也就充当了不可或缺的齿轮传动功能。好比你有了汽油和发动机,没有轮子你也没办法挪动半步。
说了很多宏观上的东西,该回到我们的小小水族箱了。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铁三角是不是也存在并支配着我们的水族箱。
我曾经做过一个对比实验,将一批活石洗干净,同时等量放入两组互相独立的水族箱中。a组不提供任何光照,b组提供24小时不间断照明。两组实验缸除了加热棒和造流泵外,不开启其他任何设备,以求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两周后测试数据如下:
a组外观水无色透明,缸壁无藻类,水质参数:ph=6.7,kh=7.0,no2=0,no3=50。
b组外观水质微绿无杂质,缸壁大量褐藻和绿藻,缸底少量红泥,水质参数:ph=7.8,kh=8.0,no2=0,no3=0。
然后将b组彻底除藻,ab两组同时投入等量生虾仁,维持实验条件不变,继续运行一周。
一周后测水质:
a组外观水无色透明,缸壁轻微滑腻,水质参数:ph=6.0,kh=6.5,no2=0,no3=100。
b组外观水微绿透明,缸壁大量褐藻和绿藻,缸底少量红泥,水质参数:ph=7.8,kh=8.0,no2=0,no3=0。
实验到此结束。
由此实验可以观察到,化氮作用和光合作用是可以完成缸内氮基循环的,参考ab组的比对结果,光合作用的固氮能力是消解no3积累的主要因素。由于实验跨度的原因,元素作用显现暂不明显,但并不影响实验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明确结论,即使在不借助任何外部设备的帮助下,仅通过适宜的水流,光照和温度,就可以启动化氮和光合作用,完成有机物-无机物-有机物的氮基循环。换句话说,我们的小小水族箱同样遵循着铁三角这一循环本质。
让我们回到文章开始的地方,为什么同一口缸,不同的人却会养出不同的效果。了解了循环的本质后,错综复杂的问题就变得简单了,养得好的人往往在日常维护中有意或者无意的遵循着铁三角定律,所有设备的调节都服务于铁三角,维持着铁三角的稳固。而养不好的人,往往片面的强调系统中的某一单一环节,导致最终铁三角的失衡崩塌。具体事例不胜枚举,就不一一重复了。
知古通今,师无先后,以上浅见来源于本人多年经验的总结。篇幅关系,不能面面俱到。能力不足,也不能老幼皆宜。只求共进共勉,抛砖引玉。权当抛出一块敲门砖,打开一点新视野。今天先到这里吧,谢谢。
|
-
用户名 | 龙币 |
收起
理由
|
海教主
| + 20 |
感谢您的分享! |
总评分: 龙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