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杰聊 于 2019-1-16 12:28 编辑
了解了珊瑚野外的生存环境后,我们来看下家里怎么来饲养珊瑚。目前全球饲养珊瑚成功案例最多的系统是柏林系统。柏林系统指的是饲养海水珊瑚的一套方法。 柏林系统的来源我们已经知道了。柏林系统又名“自然养鱼法”,所以柏林系统是一种模拟自然大海环境的饲养方式。柏林系统最初是这个结构的:
初代柏林系统 如图所示:在强光照射下,主缸的水通过水泵保持与底缸的循环,水流从主缸出来,先经过蛋分,活性炭(初代的柏林系统活性炭是必需品)进行初步的物理过滤,再循环到主缸,主缸内的活石,活石(以前也有铺珊瑚骨)进行生化过滤。 初代的柏林系统并未考虑到生物对营养的消耗,简单的例子就是在土地种庄稼,为了保持**的生长必须施肥,供给庄稼生长必须的元素,珊瑚在生长,生存的过程中也需要消耗水中的营养,在大海中,环境足够大,所以可以形成完美的生态平衡,但是人工环境下营养的添加是必要的。 所以人们在之后对柏林系统又进行了完善,形成了现代的柏林系统:
现代柏林系统 对比原始柏林系统,现代化的柏林系统增加了自动补充元素设备:石灰水反应器(后来又进化为钙反应器,简称“钙反”)。石灰水反应器的工作方式很简单,在反应器中添加生石灰及纯净水,经过反应器循环系统的充分混合再进行静止沉淀,这样就可以得到澄清的石灰水(现代钙反为珊瑚骨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也就是氢氧化钙溶液。 石灰水加入到鱼缸中,可以保持鱼缸的酸碱值PH,补充鱼缸的碱度KH,以及为鱼缸补充钙Ca离子,再配合人工补充微量元素及有机物(蛋白质、氨基酸、维他命),这样就解决了海缸只有消耗没有补充的问题。 我们以现代柏林系统为例,讲解下柏林系统的四大要素。 柏林系统的第一要素就是活石,柏林系统建议的活石与水的比例是1:5,也就是5L水放入1kg活石。
标准的柏林海缸 为什么要用活石呢?这就要回顾下水族历史(点击查看),在人们开始接触海水生物之初,普遍认为珊瑚是无法长久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的,直到柏林系统概念的提出,人们才注意到菌种的重要性,菌种就是细菌、微生物。在大海中,菌种默默的协助整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在人工环境下,如果缺少菌种的协助就会导致水质不断的恶化。 现代淡水玩家圈已经充分认识到硝化系统的重要性,所以会在淡水缸中加入大量的滤材,例如珊瑚骨,陶瓷环等,再添加优质的人工菌种,来建立起硝化系统。而在海水中我们使用活石。
活石 活石并不完全等于滤材,活石的精髓在于“活”。活石来自大海,新鲜的活石有非常多的海中原住民,例如: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硫化细菌,小螃蟹,小型桡足类虫等等。这些原住民来到鱼缸后就会肩负起水质净化的任务。 充满生命的活石是一种保持鱼缸内部生态平衡的方式。活石的材质与我们平时所说的石头不是一种物质,我们平时常见的砂石是二氧化硅,而活石是碳酸钙的沉积物。 总结起来就是:活石是来自大海中,携带了非常多原生生物的,碳酸钙沉积物。 所以您现在了解柏林系统的活石的概念了吗? 下期我们介绍柏林的另外三大要素:蛋分、光照、水流 柏林系统概述是为了让新手朋友理解柏林系统,后面会详细介绍柏林系统开缸所需的每一种设备的作用、功能及选择建议,还有常见问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