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海水
标题:
『转』对抗海水白点虫最新消息 第四章
[打印本页]
作者:
东风1908
时间:
2013-10-5 21:17
标题:
『转』对抗海水白点虫最新消息 第四章
第四章
在第叁章中我们解说了几个以往用於根绝海水型白点病而且效果不错的治疗方法及一些以控制海水型白点虫為主的实验性治疗。在第四章里将会接着提供一些替代性的治疗方法用来抵抗海水型白点虫造成的感染
替代性治疗
关於海水白点病的治疗有狠多种说法(传言),但其效果充其量也不显着,甚至可说是微乎其微,不管如何使用,在杀死虫体的效力上仍有其极限,如以含铜的药物治疗或是在比重(盐度)上做调整,终究会对无脊椎动物、微藻群、微生物群造成伤害。这就是在软体缸治疗海水型白点虫感染最大的难处。
除上述所提的两种方法以外,其它的治疗方法也都有其缺点。替代的治疗有福马林、孔雀绿、紫外线杀菌灯、淡水浴、高比重(高盐度)、移去底沙(病床?)、生物清洁(防治)法、草本治疗(药草? 中药?)、抗疟疾药物、提高温度,(还有所谓的珊瑚安全的治疗法)。替代治疗也可以组合搭配使用,举例来说,在喂食前打开紫外线杀菌灯并且将饵料先浸泡过大蒜汁或大蒜精。
福马林和孔雀绿
在治疗海水白点病时,甲醛和孔雀绿可以单一使用或是混合使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药物对硝化菌和鱼类都具有毒性,尤其是小型鱼。同时这两种药物目前已被证实会提升血液中可体松(皮质醇)的浓度,进一步抑制人体的免疫力,对人体健康有不良的影响。甲醛和孔雀绿无论对人还是对动物来说都是危险的。
液态甲醛浓度约37%~40%时即是浓度100%的福马林。(Bartelme, 1999)
福马林在水族及海洋生物养殖上的有效应用(Herwig, 1978. Moe, 1982. Rasheed, 1989)福马林并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因為多数的营养体被埋藏的太深,导致在不伤及鱼支的指示剂量下,化学药品无法(狠难)对虫体產生影响,无论甲醛和孔雀绿混合使用与否,对海水白点病也只有部份的效果
紫外线杀菌灯
紫外线杀菌灯有助於预防系统缸之间的感染扩散,在系统缸管线之间设置紫外线杀菌灯可以在theronts掠食体散布到下个一鱼缸之前杀除,但是这种紫外线减少感染机会的作法在单一鱼缸中却不是这麼有效,因為附在鱼体身上的theronts掠食体会自动脱离鱼体,落到底部再进行细胞增殖,这段时期并不会随水流通过紫外线杀菌灯,所以仍然有机会感染到其它鱼支,这意味着寄身虫将在缸中重覆它的生理周期(Gratzek, et al., 1983)Gratzek的研究是应用在淡水\"ick\"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淡水型白点虫中,但在海水型白点虫也适用
淡水浴
淡水浴对大部分海水型白点虫的治疗几乎无效果(Burgess, 1992)
渗透压改变对宿主的上皮和表层黏液造成的冲击(Colorni, 1985)
大多数经过低比重治疗的宿主,包括淡水浴,其疗程维持18个小时后,身上的trophonts营养体仍然存活在原来的部位上,在虫体经过一段时间重新适应海水后,就继续它们的生理周期(Colorni, 1985)
注意到上面说的是”大部份”而不是全部trophonts营养体。Trophonts营养体把自已完全的植入表皮底下的上皮部位,这令trophonts营养体不受淡水浴影响。当 trophonts营养体成长到一定大小时,它们通常会来到表皮,这也是他们成為一个白点并可用肉眼观察的时候,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曝露在外的 trophonts营养体才有可能受到淡水浴的影响,但幸存下来的营养体可以完成牠们的生命周期,造成这种方法最多只能发挥部份的影响.
淡水浴会导致渗透压冲击,典型就如鱼只在捕捉的过程中暴露再空气中,或者触碰鱼体,转换环境,都会造成鱼支紧迫。淡水浴不能被当成治疗海水型白点虫的唯一手段,因為会让鱼支產生高度紧迫并带来不良后果,必需搭配其它治疗方法,成功达到阻断寄身虫的生命周期。
高比重
高比重(盐度高於一般的海水),曾被研究出来做為海水型白点病的治疗法。
盐度為45ppt时是最适当的条件,对鱼支压力最小而且对纤毛虫也能适当的控制(Huff & Burns, 1981)。不幸的是高比重法被认為对鱼只的伤害大於寄身虫
移除底沙法
移除底沙法的构成就是每隔叁天总共分成四次移出全部的底沙,此法的用意当tomonts分裂体落在底沙中或底质中,在尚未孵化前就将其移出,但这个方法效果也并不大,因為我们无法完全的移除 tomonts分裂体。Tomonts分裂体不单只是附着於底沙或底质中,他们也会在其它坚硬的表面如巖石、玻璃和设备上形成孢囊。Tomonts分裂体同时也会附着在贝类或无脊椎动物的外壳(甲壳)上。
减轻紧迫的诀窍
在开始治疗的24小时前,先準备好一大桶人工海水,并确定这些海水足够让你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更换。经过至少24小时搅拌和曝气的人工海水,较能完全溶解且化学反应也较稳定。没经过妥善处理的人工海水会令鱼鳃发炎,紧迫。
把治疗的鱼缸从吵杂的场所移到安静的地方,避免鱼支受到打扰惊吓,并放置一些PVC水管在鱼缸中供鱼支躲藏,另一个為鱼支减压的方法就是降低鱼支对鱼缸周边环境的警觉性 (Bartelme, 2000b)。将鱼缸的背部、底部、两侧遮盖住可以降低鱼支对周边环境的警觉性并把灯光保持在昏暗的亮度、
生物清洁防治法
鱼类通常会把海水型白点病交由生物清洁工处理,像是清洁虾或是隆头鱼科。
这些清洁工本能就具有清洁鱼体的行為,但我们不能认定这些清洁工一定会吃trophonts营养体,或是大量食用trophonts营养体来对治癒海水型白点病有帮助,清洁工在工作的同时也可能遭受到感染。(见底沙移除法 #Tomonts同时也会附着在贝类或无脊椎动物的外壳。)
Alexandra Grutter的研究中发现在常见的清洁鱼或鱼医生的胃部内容物中含有gnathiid isopods等足目甲壳生物、scales介壳虫、copepods橈足类和non-parasitic copepods非寄身性的橈足类.(Grutter, 2000)海水型白点虫并未在胃内容物发现表示牠并非是饮食的一部分.
抗疟疾药物
几种抗疟疾药物以某一程度的成功的被使用在对抗海水型白点虫,这些药物包含...如磷酸氯酸奎寧、盐酸金鸡纳、盐酸奎纳克林(阿的平Atabrine)。但不局限於这几种,在施行抗疟疾药物治疗前需要先做生物监定(评估),因為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效力变化是非常剧烈的。
根据我的经验,治疗疟疾用的盐酸奎纳克林只有部分的效果且不确定的.这个治疗会导致鱼支的体色转黄或暗沉,在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后,鱼鰭会开始破损。一般使用奎纳克林建议的疗程是十天,但十天的疗程对杀除海水型白点虫来说并不足够。
提高水温
水温调整或升温到华氏86度(摄氏30 度)对治疗ick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淡水型白点虫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对海水型白点虫来说,华氏86度(摄氏30度)正是繁殖的理想温度,所以提高水温到华氏86度(摄氏30度)无法杀死寄身虫(Noga, 2000)
小幅度的提高水温目前已被证实会加速海水型白点虫的生命周期,事实上,parasite的生命周期跟温度有关,加速白点虫的生命周期可能对鱼支没有帮助。提高水温会改变鱼支血液的PH值,这会让原本就染病虚弱的鱼支倍感压力(Bartelme, 2000a. McDonald & Milligan, 1992)。如果水温本来就不低,就可不用加以调整,如果需要调整,则慢慢的升/降温,避免温度剧烈变化
Reef safe治疗法
尽管形形色色的厂商宣称產品有效,但我还没见过任何所谓的珊瑚安全的药物能在治疗海水型白点虫上有一贯性的作用,当这些治疗显露出作用可能是取决於诊\断错误或者鱼类自体免疫系统產生部份或者是全面的免疫(Burgess, 1992)。
至於这些Reef safe药物对无脊椎动物及可行光合作用的无脊椎动物有多安全也是值得怀疑的,。以我来看,在鱼重病时使用Reef safe药物只会浪费更多宝贵的时间。安全有效且能用於食用鱼的化学治疗方法仍需期待被研发出来(Colorni & Burgess, 1997)
草本治疗(药草? 中药?) 例:大蒜
这几年来草本治疗已成為抵御海水型白点虫及ich常用的手段,特别是大蒜最常见,平时在喂食之前先将食材浸泡大蒜精(汁液)并持续几周来对抗淡水型白点虫,不幸的是目前的证据显示大蒜对治疗海水型白点虫的效果不彰或没有效果,能被用於治疗白点虫至今也算是一件有趣的事(Bartelme, 2003a. Cortes-Jorge, 2000)。
(蒜精疗法)在一些案例中看来是有效的,特别是在感染较轻微的情况下.在感染较严重的情况下则有时无效.无论如何,的确是有一些证据显示蒜精可以作為一些其他种类寄身虫感染的治疗方式.
曾有研究报告指出大蒜(葱属植物)的抽出物消灭车轮虫(Madsen et al. 2000)
同时大蒜汁也曾被证明可以在15小时内让浮游期的淡水型白点虫死亡。淡水型白点虫為造成感染的淡水寄身虫通常被称為ick.
萃取物可用过压碎新鲜的蒜瓣取得。要杀死水中theronts浮游体需要添加的剂量是62.5 mg/L,如果可以杀死5成以上的theronts浮游体则此浓度就被视為是有效的(Buchmann, et al., 2002)。
剂量增加到570 mg/L则可以完全杀死在tomocyst stage孢囊体阶段的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淡水白点虫。
使用allium satiyum大蒜的测试结果显示allium satiyum没有办法杀死在鱼支皮肤中的trophonts营养体(Buchmann et al., 2002)
随着大蒜的种类、用法不同,其化合物的变异也狠大,把它加入水中,是不切实际的作法(Buchmann, et al., 2002)
宿主对於海水型白点虫在不同部份的反应机制尚未明了(Colorni & Burgess, 1997)
目前已经证实大蒜采取口服,让鱼支食用的话,可以掩蔽鱼支对白点虫產生的化学吸引,进一步阻碍寄身虫的寄生能力(Cortes-Jorge, 2000)。
鱼体的化学吸引力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调查(Colorni & Burgess, 1997)
待续
作者:
改名好难
时间:
2016-10-30 21:19
bucuo a
欢迎光临 龙巅海水 (http://haishui.longdian.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